6月17日,江蘇省南通警方通報了全市公安機關打擊整治食藥違法犯罪“利劍安民”專項行動典型案例,其中“11?05”特大生產、銷售假化肥案引起關注。
2018年8月,通州區一農戶從網上購買化肥種植葡萄,造成歉收,直接經濟損失11萬余元。經檢測,該農戶網購的化肥為偽劣產品。接到報警后,南通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支隊聯合通州警方立即開展偵查。2019年5月,根據前期工作情況,警方在南通、鄭州兩地同時實施抓捕,先后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。
經查,2018年5月至案發,犯罪嫌疑人張某大量購置假冒原料,組織人員調配包裝成知名品牌的化肥,并假借某農資公司名義,以明顯低于市場價的方式通過互聯網向全國各地進行推銷。其行為涉嫌生產、銷售偽劣農藥、獸藥、化肥、種子罪。
網上買農資怎樣防假保安全?
購農資方便快捷,而且價格也更加經濟實惠。不過,有些農民朋友還是有點猶豫,他們害怕在網上買到假種子、假化肥、假農藥;還有的人害怕買了東西不滿意,電商不給退換。網購農資真有大家想的那么糟糕嗎?農民朋友在網上買農資,該怎么保護自己的切身利益呢?
網購農資存在的問題:
第一,上線的銷售農資的網站少,農戶可選擇的空間不大。
第二,對于一些低價農資,有的農戶并不買賬,不相信網站銷售的農資產品質量。有句農諺說得好,人誤地一時、地誤人一年。如果網購的是假種子,一年的收成就全沒了
。
第三,網購的種子如果有問題,由于缺乏實體店,索賠會比較困難。
網購農資怎樣才安全?
第一招:網購時注意保存交易憑證。電子數據信息是發生糾紛進行維權的重要證據。
第二招:網絡交易不是法外之地,無論本地、外地網站,都可以向經營者所在地的工商部門投訴,也可以向第三方交易平臺所在地的工商部門投訴。
第三招:絕大部分商品都能“七日內退貨”。根據新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》規定,經營者采用網絡、電視、電話、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,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,且無須說明理由。
第四招:注意辨別購物網站的合法性。消費者可以通過網站首頁最下方查看該網站是否有通信部門、公安部門、工商部門的備案信息和批準文號,上述內容的圖標鏈接如果都能點擊打開,該網站即是合法的。
第五招:網購后找不到商家怎么辦?答案是:找網站!按規定,網購出現問題后,網購平臺不能提供經營者真實情況的,必須向消費者“先行賠付”,再向提供商品的經營者追償。